网站首页
太极园地
太极传承
太极用品
太极拳理
联系我们

太极拳理 

太极拳理

太极拳论歌诀《心会论》

发布日期 2012-08-22
心会论

腰脊为 之主宰,喉头为第二之主宰,
心地为第三之主宰。丹田为 之宾辅,
指掌为第二之宾辅,足掌为第三之宾辅。

太极拳论歌诀《心会论》出自“宋谱”,寓意高妙精深
笔者有幸接触过几个“宋谱”抄本,名称不一,如宋书铭藏本名《宋远桥太极功源流支派论》,吴图南藏本名《宋氏家传太极功源流支派论》,崔毅士藏本名《杨式 太极拳密传(诀)》——《太极拳总纲目》前二十二目,吾师张虎臣藏本名《内家后天 功集要》——《太极拳总纲目》等,内容基本相同。
“宋谱”载“此书十不传”, 条就是“一不传外教”,鲜明地体现着所处时代的政局特征。愚意以为,虽然宋谱的最初作者不可考,但应推断为逐代传人不断补充、修定的作品。
“宋谱”抄本内容虽然基本相同,但亦有关键字、词、句的传抄讹误,易引起理解的差异、混乱,今仅对《心会论》的个别字的传抄讹误论证之:
《心会论》 句,吴图南藏本为“腰为 之主宰”(见于志钧著《中国传统武术史》,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1版第333页);田兆麟、李雅轩、 崔毅士、王新午、张虎臣、沈家桢藏本皆多一“脊”字,为“腰脊为 之主宰”。虽为一字之差,《心会论》的意味则不能尽同。笔者鲁拙,试对一字之差的《心 会论》作简释,请同好斧正。
《心会论》原文:“腰脊(一作腰)为 之主宰,猴(一作喉)头为第二之主宰,心地为第三之主宰。丹田为 之宾辅,掌指为第二之宾辅,足掌为第三宾辅。”
“腰为 之主宰”的《心会论》,愚意以为:主宰,意为关键;宾辅,意在辅佐;喉头通顶为天,后颈轻蹭衣领,项前收颏藏喉(即不扬头露喉),则目光视野宽 阔,作为力梢、门户的指掌,攻防、开启、收放才能审视(敌情)有据,故有‘喉头不抛,问尽天下英豪’之说;地心为立足之根,足掌接地为桩,坚不可拔;头为 天,脚为地,‘命意源头在腰隙’,丹田为气海,辅佐腰,以气催力则无坚不摧;所谓上天(喉头)下地(地心)人(腰隙)在其中;道家学说认为“道大,天大, 地大,人亦大”,主张“我命在我不在天”,太极拳修为,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,“刻刻留心在腰间”,故把腰列为 主宰,喉头与地心次之;与主宰相应,故丹 田为 宾辅,掌指与足掌次之。
“腰脊为 之主宰”的《心会论》,愚意以为:主宰者,全局关键;宾辅者,局部辅佐。腰隙为命意源,力由脊发,故为 ;猴(笔者按:张虎臣藏本为“猴头 为第二之主宰”;余功保著《中国太极拳辞典》亦称“猴头为第二之主宰”)同喉,喉头通顶,行拳走架,不扬头露喉,顶头悬之谓也,故为第二;地心为足跟,稳 若泰山,故为第三。丹田为气,意到气到劲到,无坚不摧故佐腰;掌指为力稍,佐喉头,门户无虑;足掌接地为桩,故辅地心。
愚意以为“宋谱”是前辈太极拳家宋书铭先生留给后人宝贵财富,是研究太极拳史、太极拳理论的珍贵文献。鉴于此,写此文发此贴,呼请有关方面重视、加强对宋 书铭及其太极拳理论的研究,将宋谱各种抄本核对、标点、译释,进行审定,连同“宋拳”及宋书铭传略,刊行于世,以供广大太极拳爱好者学习、研究之。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练习心得:
多年前,认识一个杨氏推手不错的师傅,觉得他发人不冲、不撞、不擒不拿,更不摔抱,与人搭手只要你皮肤一紧他就能把人打蹦出去。几经切磋,感悟之深,原来他也是杨家秘传的北京一支太极功夫的传人,后来成了朋友,经常在一起切磋推手心得,他人很低调,但不保守,交流多了,逐渐对他的功夫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。

他说:推手要先把“听劲”练习出来,在“呼吸之间,动静之机”之间找。与人推手,阳球接住,阴球含住,发自丹田,意放在身外一点。自己松静够了,就等对方变化。一旦气机来了,对方松能打,紧也能打,即巧妙又智慧。

经常有人问我太极拳究竟是什么武术,它的核心是什么。对此,我的体悟是:太极拳基本上是旋转着的阴阳动量之术,是柔中求刚,后发先制的高级功夫。它的核心通俗说就是:“不丢、不顶、不逃;不贪、不欠、不败;亦身、亦意、亦道”。
太极拳博大精深不是虚名,人类社会生活方方面面都用它的影子和应用,或者说是聚道、禅、医、儒、武等精华而成的一种功夫。不丢、不顶、不逃用巧;不贪、不欠、不败用智;亦身、亦意、亦道用空。这就是练习太极拳的三大层阶,也是太极拳不同于其它拳种的地方。

多年前,在杨氏太极拳发祥地邯郸学习太极拳,经常听杨家后人讲:Tai Chi is the future of health sport. Can this ancient exercise lets you have less doctor visit and makes you feel 10 years younger. 于是兴趣渐浓,早、晚都去且风雨无阻。后来,在练习太极推手过程中经常被师傅说:“你逃了,你又逃了。来力化开阴阳分,不丢不顶,沾黏连随”。又说:“化是合的过程,退是曲折的进”,化既是打的前奏,退是进的策略。化不能只化不合,退不是真退。师傅说你逃了,是你玩起“纯化”和“真退”的缘故,一语惊醒梦中人,原来这就是太极拳的“逃”,推手能够不逃是进阶的一个关口。






网站首页  |  太极园地  |  太极传承  |  太极用品  |  太极拳理  |  联系我们  |  网站地图  |